新闻动态

我所获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团队荣誉称号

时间:2007-03-23

     在中科院2007年度工作会 议上,院党组对在创新文化建设中做出优异成绩的10个团队和21位个人进行了表彰。我所作为唯一以研究所为团队的整体,同其他中心、室、组一并被授予“第三届中国科学院创 新文化建设先进团队”荣誉称号。
     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我所围绕科技创新,坚持从可视层入手,在制度层着力,往精神深化的推进路线,继多 次在院创新文化建设评估中获优异成绩,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后,不断探索实践,持续推进了创新文化建设的新发展。形成了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和 谐奋进的新局面。
     目前,我所的创新文化建设已从以可视和制度层面为主,进入到了富有战略性的精神层面。
     加 强领导,强化体系。表现在“四坚持”:一是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科技创新的“魂”,纳入所战略发展目标中,做到了每年都提出新的工作计划,与科技创新同部署、同要求、同 落实,形成了常规化、制度化、系统化长效发展的新格局;二是坚持把创新文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形成了所长负责抓、机关主要部门分头抓、创新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主要 抓、基层领导具体抓的工作体系;三是坚持每年拨专款用于创新文化建设,仅CI推广和创新文化基地建设的投入就累计达200余万元;四是坚持领导班子“既挂帅,又出征”。所领 导亲自主持制定创新文化年度计划、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和研讨创新文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积极参与重大创新文化活动的策划,带头参加每一项创新文化活动,发挥了表率带头作 用。
      确立理念,构建制度。凝炼确立了“应用化学,追求卓越”的价值理念和“奉献、主人翁、科学、团结”的应化精神,现已成为激励职 工创新跨越,和谐奋进的旗帜和强大精神动力。
      制定了从所领导到科技人员,从团队到个人的各类人员行为规范;建立了涵盖全所各项工作 的规章制度;获得了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了院资源规划项目(ARP)所级系统上线验收;推进了公文、档案、安保、信息宣传等公共事务管理,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 支撑服务。
      建设园区、搭建平台。制定了园区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新建了无机分析楼(13850㎡)和教育大厦(18400㎡)、整修了实验主 楼、加工基地、1号楼、5号楼和6号楼,改造了基础设施、从根本上改变了园区面貌,构建起了有利于激励创新、竞争合作、和谐奋进的“精神家园”。
   &n bsp;  建设了主页、所刊、画廊、视频、展馆五大创新文化建设平台。特别是2005年底建成的科技展馆,共510㎡、分五大展区、展线长190㎡、展出照片1000多张、实物200 多件,路院长亲自为展馆和展馆主形象墙题词,给全所职工以极大的鞭策和鼓舞。现展馆已成为所创新文化建设的基地,正在申报中科院、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    营造氛围、建设载体。实施了凝聚、连心、形象、基石、示范、康乐“六大工程”;开展了“弘扬吴老精神,建设四个一流”、“建功业、兴应化”、“三 优创新团队”等主题鲜明的创建活动;策划了“文化、和谐、发展”论坛,组织了“应用化学系列讲座”现已成为所的品牌学术讲座;树立宣传了一批先进典型;组织了创新文化 建设研讨会,深化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等,营造了浓厚的改革创新,和谐奋进的文化氛围。
      推进了创新案例的编研传播。2005年以来,先后 编辑了《长春应化所科技创新案例》(一)、(二),收入案例17篇;2003年以来,每年都有1篇案例入选中科院党组扩大会领导传阅案例、1篇被收入中科院首册《科技创新案例 》一书。
     编辑了《长春应化所1948—2005》大型史志性画册、《吴学周》、《科技创新,文化为魂》、《院士治学格言》等一批激发职工创新热情 的书籍;在社会主流媒体上报道了所系列创新成果和整体精神风貌,推进了创新文化的传播。
     创新文化建设的成果和力量,推动着科技创新不断取 得新成果,迈出了新步伐。
     团队面貌焕然一新。广大科技人员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创新为民为宗旨,迸发出极大的创新热情,历史责任感和使命 感空前高涨,涌现出以汪尔康院士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省市劳模。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分别达5人、18人。
  &n bsp;  团队建设成效显著。实施知识创新以来,研究所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并多次受到省市表彰;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被科技部授予“先进集体”;2个 院重点室先后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院重点室2006年底已通过科技部组织的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终审;2个研究团队入选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人才培养、民主管理、院 地合作、党建、安保等工作多次受到院、省的表彰。
     创新热情空前高涨。广大科研人员坚持“两个面向”,勇于承担重大科研任务,不畏艰辛,创 新奉献,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
2000年以来,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7项,其中一等奖9项、国家二等奖1项、省市科技进步特殊贡献奖各1项;论文发表、被引 用数和专利申请、获权数持续位居全国科研机构前5位。
     建成了“高分子聚合”、“高分子加工”、“稀土镁合金”3个科技基地和“先进有机光电 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3个研究中心,大幅提升了所的科技创新能力,为科技成果的转移和高技术产业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稀土顺丁橡胶工业化技术”、“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材料”、“绿色稀土分离流程”、“聚乳酸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合成”、“有机/高分子显示技术”“稀土镁合金研发” 、“电化学分析仪器集成化”等一批创新项目有的在万吨级装置上运行成功、有的建成了世界第一条生产线、有的成为国家产化业示范工程、有的建成了中试或产业化基地,发挥 了在该领域的引领作用、有的达国际领先水平,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