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高分子科学系列讲座第123讲:高分子胶体玻璃 (张泽新)

时间:2012-01-12

 张泽新教授做报告

1月10日,苏州大学软凝聚态物理及交叉研究中心青年学者张泽新应邀来到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进行学术访问。访问期间,张泽新教授做客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科学系列讲座,做了题为“高分子胶体玻璃”的学术报告。

玻璃化转变是指各种液体通过快速冷却或其他方式(如增加堆积份数)转化为非晶的玻璃态固体的过程。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P. W. Anderson曾在《Science》杂志撰文指出:“在固态理论中,最深远、最有兴趣、尚未解决的问题可能是玻璃和玻璃化转变本质的理论…”。2005年7月美国《Science》杂志在创刊125周年纪念专辑中也提出,玻璃态和玻璃化转变是本世纪科学界亟待解决的25个重大科学问题之一。

张泽新教授所在的研究小组通过设计物理实验,选择高分子胶体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摄像显微技术,来研究玻璃化转变过程中体系的微观结构演化规律和动力学行为。研究的主体思路是:制备具有温度敏感特性的“智能”高分子胶体粒子,从而利用温度在“原位”改变胶体粒子的堆积份数,实现胶体体系由液态向玻璃态的转变。采用数字摄像显微技术的连续观察,并结合粒子跟踪程序,来“量化”玻璃化转变中胶体粒子的微观位置及其随时间的变化,从而直观精确地研究玻璃化转变过程中体系的微观结构的演变,协同重组区和粒子串的形成,以及动力学不均一性等重要物理问题。

张泽新教授200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2003年在长春应化所获得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学位,师从韩艳春研究员。2007年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获得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材料结构交叉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被聘为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凝聚态物理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现工作单位为苏州大学软凝聚态物理及交叉研究中心。

张泽新教授主要从事软物质物理与化学的实验研究。研究体系包括胶体、聚合物、液晶和生物膜等。以第一作者身份,已经在国际知名的期刊如Nature、Physical Review Letters、Soft Matter等上发表论文20余篇,被他人正面引用300余次。在胶体体系的玻璃化转变、纳米粒子的自组装、液晶-纳米粒子复合材料、高分子薄膜的微相分离与图案化等领域取得过多项成果。在国外学习和工作期间,多次获得英、美、德等国各级基金会的奖励与资助,如Overseas Research Scholarships Award、University of Bristol Alumni Foundation Award、Humboldt Research Fellowship和Rhodia-LRSM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ship。曾主持和参与过英国工程与物理研究基金会(EPSRC),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多个研究项目。2011年入选首批“江苏特聘教授”计划。现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基金、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重点基金(参与)、科技部973项目(参与)等。

(刘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