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长春应化所举办“一带一路”暨发展中国家电化学界面联用分析技术培训班

时间:2025-09-09

2025年8月12日至27日,由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资助,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办的“一带一路”暨发展中国家电化学界面联用分析技术培训班在长春成功召开。来自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俄罗斯、比利时、希腊、波兰、乌克兰、斯洛伐克、阿曼、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伊朗和泰国等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一流大学或研究所的27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并获得了结业证书。

培训班授课教师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春应化所研究员汪尔康,研究员徐维林、周敏、牛文新、徐国宝以及厦门大学教授任斌、复旦大学教授蔡文斌、清华大学教授谷林、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彭章泉等。培训班为学员开设了分析科学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化学拉曼光谱:从原位操作到高时空分辨率、电化学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的发展与应用、单分子电催化技术、电化学发光界面分析、加速高熵合金电催化剂的发现:高通量和数据驱动方法、贵金属纳米晶体精准合成及其表界面化学、基于实空间的材料构效关系和锂离子电池多孔电极中的浓缩电解液及质谱电化学等课程。开班仪式上,长春应化所前沿科学处处长庞烜向学员们介绍了研究所在“一带一路”建设上做出的卓越贡献及取得的丰硕成果。

为期十六天的培训课程围绕理论与实验展开,通过理论授课、实验操作、典型案例剖析、座谈交流和实地参观等方式,为学员们提供了与国内电分析化学领域顶尖专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使学员们快速掌握电分析化学的最新前沿进展及相关联用技术的基本原理,了解电化学方法在与其他分析技术联用后展现出的巨大应用潜力。同时,学员们也感受到中国科技的蓬勃发展、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及安全优美的生态环境。培训期间,学员们与研究所的多个课题组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纷纷表示回国后将积极促成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合作。

长春应化所将以此次培训班为契机,与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拓展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范围,增强双方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中国科学院及研究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