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8月29日学术报告预告

时间:2012-08-27

学术报告(一)

报告题目: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

报 告 人:刘元方 院士

单   位: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报告时间:2012年8月29日(星期三)上午9:30

报告地点:教育大厦6040房间

报告人简介:

刘元方,1952年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1952年起在北京大学任教。1980-1981在美国Lawerance Berkeley国家实验室进修,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G. T. Seaborg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现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1983年)。
   刘先生40年来在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领域作过许多开拓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在创立和建设我国第一个放射化学专业的教育事业中作出了贡献。例如1960年领导建成了我国第一台5万转/分的浓集235U的雏型气体离心机;利用超铀元素重离子核反应首次直接制得251Bk,解决了从几十种元素中快速分离纯Bk的难题,重制了251Bk的衰变纲图等;1994年以来,在生物-加速器质谱学研究中作出了优良成果,研究了尼古丁、MTBE、丙烯酰胺等分子的基因毒性;2001年以来,积极从事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研究。在Phys. Rev. C, Nucl. Phys. A, Nature Nanotechnology, Radiocarbon, Carbon等杂志上发表论文约160篇,著有《放射化学》(科学出版社,1988)、《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等书四种。1986年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现兼任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国防科工委高放射性废物处置专家组副组长等职,国际《放射化学学报》顾问编委。曾任中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会理事长, 国际化学联合会(IUPAC)放射化学和核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副主任。

 

 

学术报告(二)

报告题目:纳米生物效应及分析方法

报 告 人:赵宇亮 研究员

单   位:国家纳米中心

报告时间:2012年8月29号(星期三)上午10:15

报告地点:教育大厦6040房间

报告人简介:

赵宇亮, 198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7月进入中国核动力研究院从事核燃料化学的研究。1989年赴日本原子力研究所进修,1993年考入东京都立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博士学位。先后在日本原子力研究所先端科学研究中心,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从事研究工作。

2001年7月起任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杰青,973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兼职教授,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学科研究中心副主任。2007年4月兼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助理。2011年5月担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1年回国之前,一直从事放射化学研究,发现了“原子核的变形度的不变性”规律,提出了原子核裂变释放能量的新公式,成功地解释了美国科学家在80年代中期在重核中发现的“Bimodal Fission”现象,用实验证明了低能原子核裂变时存在两条不同途径,揭示了裂变碎片核的质量分布和裂变核的变形度之间的相关性等。

2001年以来,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分析和放射化学的研究。在国内率先提出纳米材料生物(健康)效应这个研究方向和学术思想,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提出反向应用纳米材料毒理学性质的新思路,发现了肿瘤低毒化疗的纳米材料体系,提出并设计了肿瘤低毒性治疗研究计划,并在开展系统的研究。已发表国际SCI论文167篇,以及中文刊物论文近50篇。并率先将这个新领域的知识体系化,编著了该领域的世界上第一部专著《Nanotoxicology》,目前担任美国、欧洲7本SCI杂志的副主编及编委。曾担任联合国环境与发展署、欧盟、芬兰,OECD等在纳米安全方面的专家顾问。

 

 

 

欢 迎 参 加!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