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10月18日电分析化学系列学术报告

时间:2018-10-16

    报告题目:基于限域效应的单分子分析新方法
    报 告 人:应佚伦  副研究员
    单    位:华东理工大学
    报告时间:2018年10月18日(星期四)上午9:30
    报告地点:长春应化所 分析科学楼一楼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应佚伦,华东理工大学副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本科(2009年)、分析化学博士(2014年),期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联合培养,2014-2016年在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2016年起受聘于华东理工大学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纳米孔道单分子测量、功能化新型光电纳米孔道构筑及瞬态电信号大数据智能识别算法研究。已在Nat.Nanotech.,J. Am. Chem. Soc.,Angew. Chem.Int. Ed.,Chem. Sci.,Small,Anal.Chem.,Chem. Commun.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 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主持基金委中英合作与交流项目及面上等项目7项,获2015年中国科协“未来女科学家”项目和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项目资助;获2016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三);2017 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排名第二);入选期刊Analyst2018年度Emerging Investigator;兼任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Scientific Reports及 Frontiers in Chemistry期刊编委。

  内容摘要:纳米通道技术作为一种无需标记、可实时监测、高分辨的单分子检测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体内重要小分子的分析研究。然而,传统纳米孔道难以测量单个电活性物质的氧化还原特性,无法获取单个重要生物分子间的电荷传递信息。针对这一挑战,本研究构建具有纳米几何构型的限域纳米孔道,将单个分子的“电化学过程”限域在单个纳米孔道内,从而构建了含有电活性尖端的无线限域纳孔电极(Confined Nanopore Electrode)。通过调控纳米孔尖端电场,在单分子水平上实现电活性物质的可控氧化还原反应,将单个分子界面电荷传递过程精巧地转化为极易分辨的孔尖离子流增强时序信号,建立了具有孔尖电荷极化增强效应的纳米孔电化学分析新机制,从而实现高空间分辨和高时间分辨的的纳米孔电化学测量。进一步,利用纳米孔电极可控扩散离子流制备了直径均一的环状纳米金颗粒自组装体,获得了单个纳米颗粒动态电荷传递信息,为单个活细胞、单个颗粒以及单个分子的电化学测量提供新思路。